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实验室介绍
研究方向
人才队伍
学术交流
研发能力
发表论文
AAQR刊物
数据及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队伍 > 科研人员
曹军骥
时间:2012-06-18 来源: 作者: 点击:

姓 名:
 曹军骥
性 别:
 男
职 称:
 研究员
学 历:
 博士
电 话:
 029-88326488
传 真:
 029-88320456
电子邮件:
 cao@loess.llqg.ac.cn
个人主页:
 无
通讯地址:
 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10号  710075

 

简历:

曹军骥,男,汉族,1971年11月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气溶胶与环境研究室主任、陕西省环境保护细粒子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亚洲气溶胶学会(AARA)主席、国际气溶胶学会(IARA)执委、国际空气与废弃物管理学会(AWMA)环境监测技术委员会主席兼中国学会主席、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气溶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粉体技术协会粉体危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理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兼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副院长,SCI期刊《Journal of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副主编、SCI期刊《Aerosol  &  Air Quality Research》编辑、SCI期刊《Particuology》编委、核心期刊《中国粉体技术》编委,纽约科学院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美国地球物理研究会会员。

目前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与环境、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古气溶胶循环与过去全球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碳气溶胶实验室,系统调查了珠三角、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和14个重要城市大气中碳气溶胶的浓度水平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定量解析其贡献来源,率先开展二次碳气溶胶研究;恢复了过去50年青藏高原冰芯记录的黑碳变化历史,并论证其环境影响;在国际上首次论证了气溶胶碳酸盐碳同位素的示踪作用,定量估算了沙尘碳酸盐的环境效应;深入研究了西安大气细粒子的污染特征与成因,为省市部门制定污染控制对策提供支持;在国内首次建立博物馆空气污染研究体系,系统开展了秦兵马俑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等的室内大气污染特征与控制对策研究;建立综合的黄土粉尘源谱库,参与系统总结风尘全球铁联系的过程与机制。 

 参与编写出版英文专著2部、中文2部,发表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余篇,包括合作作者Science和PNAS各一篇,被SCI引用1800余次,第一作者单篇引用达150余次,论文高被引H指数20。入选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ISI)基本科学指数(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全世界地学高引用率科学家目录(排名858名)。

曾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十届“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10),第二届“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环境科学领域成长奖(2010),第三届亚洲气溶胶研究青年科学家奖(国内唯一)(2009)、第二届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2009)、第五届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2008)、首届中国气溶胶研究青年科学家奖(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四届青年科学奖(2003)、并作为主要参加者1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2次获得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999、2006)。曾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沙漠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从事合作研究三年。



专家类别:
杰出青年;研究员

职务:
副所长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粉尘与环境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