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实验室介绍
研究方向
人才队伍
学术交流
研发能力
发表论文
AAQR刊物
数据及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在铋系等离子体光催化材料降解NOx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时间:2021-05-13 来源: 作者: 点击: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二次气溶胶和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因此,开发高效的NOx光催化控制技术对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铋(Bi)元素在地壳中储量丰富,具有很高的环境材料利用价值。Bi单质有效质量小、平均自由程大、带隙重叠小,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等离子体效应。但由于其自身结构缺陷,等离子体Bi存在氧化能力弱、活性氧物种少、电子迁移率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光催化去除NOx的实际应用。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宇研究员团队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科研团队,通过低温化学刻蚀技术,制备具有均一介孔结构的等离子体Bi纳米球(图1)。与常规介孔结构相比,该Bi球孔径分布窄(3.2-3.9 nm)且费米能级位置低、氧化能力强,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在可见光照射下,该Bi纳米球去除NOx效率提升了16%,且抑制了有毒副产物的生成(图2)。该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1, 406, 126910)。进一步地,针对等离子体Bi表面易氧化生成无定形Bi2O3,导致其自身热电子传输和光催化活性氧物种生成受到抑制等问题,团队利用尿素作为炭源,经过二次水热法,将单质Bi球表面无定形Bi2O3转化为结晶Bi2O2CO3,制备出Bi@Bi2O2CO3核壳结构(图3)。结晶Bi2O2CO3作为Bi等离子体热电子传输通道,可有效实现电子的快速迁移,在催化剂表面产生丰富的活性氧物种,从而提高氧化NOx能力(图4)。该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1, 420, 129814)。

  以上系列成果张朋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黄宇研究员和曹军骥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

  Peng Zhang, Yu Huang*, Yongfang Rao, Meijuan Chen, Xinwei Li, Wingkei Ho, Shuncheng Lee, Junji Cao*, Chemical etching fabrication of uniform mesoporous Bi@Bi2O3 nanospheres with enhanced visible light-induced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performance for NOx.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406, 126910.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0330382

  Peng Zhang, Yongfang Rao, Yu Huang*, Meijuan Chen, Tingting Huang, Wingkei Ho, Shuncheng Lee, Junbo Zhong, Junji Cao*, Transformation of amorphous Bi2O3 to crystal Bi2O2CO3 on Bi nanospheres surface for photocatalytic NOx oxidation: Intensified hot-electron transfer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420, 129814.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1013991

  
    

1. 均一介孔Bi纳米球制备及结构示意图


     

  2. 均一介孔Bi纳米球光催化降解NOx反应机理图


   

  3. Bi@Bi2O2CO3核壳结构制备示意图


   

  4. Bi@Bi2O2CO3核壳结构光催化降解NOx反应机理图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粉尘与环境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