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的季节内调整对空气污染的发生和演变以及未来空气质量的预报有非常的意义。现有研究大多是对事件性污染从天气过程和局地气象条件方面做了很多报道,但对天气形势的季节内调整对空气污染的发生和演变的影响了解甚少。冬季是空气污染发生最为频繁的季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该季节大气环流的演变,尤其是该季节内天气形势的调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赵淑雨博士分析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部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并结合中尺度区域大气化学传输模式(WRF-CHEM模式)计算了冬季天气形势的季节内调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流层中层(500 hPa)的西风环流有明显的季节内变化,同时地面主要天气系统也有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着近地面空气质量的变化。而且这种天气形势的季节内变化越剧烈,导致的空气质量变化也越显著。当中层西风环流以纬向的平直西风为主,易造成地面污染物的累积,空气质量恶化;当中层西风环流以经向的自北向南运动为主,有利于地面污染物扩散传输,空气质量会有显著改善。这说明,明确大气环流的季节内调整对认识和厘清我国空气污染的形成原因十分重要。
该研究成果是我国空气污染形成的天气学成因的一个新进展,主要从大气环流的季节内变化给出了我国空气污染发生的季节内环流场背景,阐述了天气动力学变化对冬季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这对未来发布空气质量预报,及时实施空气污染防治举措有指导意义。
该项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Atmospheres上(Zhao et al., 2019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Atmospheres)
文章链接: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29/2018JD029409
两种明显不同的对流层中层500hPa和地面环流场配置下,地面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左图是重污染发生时,右边是较清洁时。(a)和(b)是地面PM2.5质量浓度;(c)和(d)白线包围的填色区是500 hPa气温,(e)和(f)白线包围的填色区是地面气压,黑色箭头是矢量风。(c)和(d)白色粗箭头是气流运动方向,“W”表示暖区,“C”表示冷区。